问题意识、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技巧指导
——南粤讲坛第28期专题讲座
撰稿人:周艺 审稿人:陈世南
为进一步培养和提升我院研究生问题意识,加强科研方法学习,并不断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水平,10月12日下午,我院特别邀请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星久教授莅临我院进行主题为“问题意识、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的南粤讲坛第28期专题讲座讲学。本次讲座由我院副院长万晓宏教授主持,副院长杨爱平教授、颜海娜教授、周潭副教授等老师作为出席嘉宾。
讲座伊始,主持人万晓宏教授做简要的开场白,介绍讲座背景、主讲人和各位出席嘉宾,并对本次讲座内容予以高度期待。本次讲座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图1 主持人万晓宏教授做讲座简要开场白
讲座第一部分,张星久教授首先以自身审阅研究生论文的经历指出培养问题意识和掌握科研方法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学术研究中培养发现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意识与能力有五个主要途径,分别为终极关怀疑问、现实刺激、学习中形成、新方法启示和研究中派生。随后,张教授运用了大量鲜明的例子来论述如何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和通俗易懂:第一,张教授引用胡适先生的论学格言“无疑处有疑”、“疑难的境地”、“问题丹”来阐释培养问题意识和能力的第一条途径,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哲学家科林伍德提出的“问答逻辑”理论,并从中得出“一切的历史和一切的文化艺术都是对当时时代的回答”的启示。此外,张教授还列举了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和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顾颉刚的经历来鼓励我们应对身边熟悉的世界充满好奇并持续追问。第二,张教授在阐释第二条途径时以德国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阿伦特提出的“政治责任”与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丛林法则的反叛与超越”为例,表明我们应该在历史大转折和变革时期尤其是受到眼前危机或者困惑的刺激时从中寻找答案。第三,张教授引用亨廷顿的现代化理论说明培养问题意识和能力的第三条途径——从阅读文献中发现问题。第四,张教授向我们介绍国家自主性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语言符号学等研究来阐述第四条途径。最后,在第五条途径中,张教授着重强调研究生应该注意建立自己的问题本,并对不同问题进行有效思考与总结。
图2 张星久教授开始讲座分享
讲座第二部分,张教授首先为我们讲解什么才是真正有效和有意义的“真问题”,即有疑问、有价值、有必要、有方法、有可能、有专业性的问题。紧接着他对“六有”分别进行阐释,其中重点强调某个问题在“有专业性”方面内容,应在形式逻辑上至少涉及两个以上问题之间的变量关系,如自变量与因变量、解释项与被解释项、经验事实与专业性理论,并列举了历史学家列文森的研究《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与德国思想家韦伯的研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来阐述解释项与被解释项。
图3 在座老师和同学们在认真聆听讲座
讲座第三部分,张教授对学术论文中的问题呈现与研究方法的选择进行了讲解。首先,他指出我们在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所提炼题目应有概括性、鲜明性和对话性,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把结论、立场与方法涵盖起来;紧接着,他以题为“社会的头发”为例,进行解释说“若我们单纯地去谈论头发,那这个选题不够鲜明、无意义且不具有冲击力。因此,我们可以将‘头发’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去研究头发的社会性作用”。随后,张教授根据方法论基础的不同重点介绍当代方法的两大类型——基础主义与反基础主义。基础主义认为有些信念可以正当地直接掌握而无需经由其他信念推论而来;反基础主义则认为社会科学中的事实是社会性文化建构的结果,认识过程是理解他人的理解,其研究目的是不寻求统一的原则或规律,而是发现特殊性,理解行动者的行为意义、过程和故事。最后,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张教授指出我们应该建立问题导向意识,由问题来决定相应的方法,且在实践中主要应用一种方法。
图4 副院长杨爱平教授点评分享
图5博士研究生同学现场请教张教授
在讲座的最后,由学院副院长杨爱平教授进行总结并引导师生互动交流环节。杨教授首先提出张教授不但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而且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受益匪浅。同时,杨教授以自身指导研究生的经历再次强调了科学研究中培养问题意识和掌握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紧接着,张星久教授与在座学生就反基础主义与研究问题的提炼进行再次探讨,他表示我们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尤其是某个领域中的“大家”的前沿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和总结争论的焦点并进行论证,这样才能不断地培养我们的问题意识。最后,我院副院长杨爱平教授代表所有师生向张星久教授致以诚挚的谢意。本次讲座取得圆满结束。
图6 讲座结束后张星久教授和我院师生进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