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生哲学
——南粤讲坛系列讲座第71期
撰稿人:邱尊涛 审稿人:陈世南
为了拓展同学们的政治学研究视野,更好与学术前沿接轨,6月20日下午,由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承办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生哲学”的南粤讲坛第71期讲座于大学城校区文三栋221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讲座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唐昊教授主讲,学院副院长万晓宏教授及来自我院的多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图1 副院长万晓宏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万晓宏副院长对主讲人唐昊教授进行简要介绍。接下来,唐昊教授分别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和人的价值与教育的方向两个方面展开讲座内容。讲座的第一部分,唐昊教授通过《I, Robot》《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诞生》《黑客帝国》四部影视和书籍进行剧情介绍,并结合自己的独立思考,从时间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对人工智能发展历程的见解。唐教授指出,在第一阶段的人工智能表现为绝对理性思维。人工智能可以划分为机械体加逻辑体加程序体三个部分,整体只有标准化的运行结构没有意义判断。到第二阶段的人工智能机器有了情感并开始追求意义,此阶段领域人工智能的情感是学习的成果,是比绝对理性思维更深度学习的结果。在第三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表现为理性加感性的混知混合结构,人工智能不再是纯粹理性的存在。在最后阶段,人工智能发展将从虚拟现实到多重宇宙的多重复杂性发展。
图2 唐昊教授进行讲座
紧接着在第二部分中,唐昊教授提出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人的价值要如何实现以及是否有意义的问题。唐教授指出:目的带来意义;意义带来价值。人本身的存在需要意义,人工智能就算有自我意识和情感加持,但是不一定能寻找意义。存在的意义是被自主意识构建出来的,反过来说,如果人没有自主意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人类可以构建存在的意义的价值的能力,而人工智能不能。同时,唐教授也运用佛学当中的二相和本心等概念来阐述人工智能发展时代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同时提出在教育领域未来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五个方向,分别是,供思想的洞见、灵魂的照见、创新的激情,利他的链接、生命的体验。
在提问互动环节中,师生踊跃提问,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唐昊教授指出,尽管人工智在高速发展,但他始终坚信人类比人工智能更高级,运用人工智能可以来解释世间万物逻辑的过程,但人类社会的历程却难以用完全理性的逻辑来解释清楚。
图3 唐昊教授回答现场提问
本次学术讲座内容丰富,直击前沿热点,唐昊教授语言生动,结合大量实例,让同学们对人工智能发展和人生价值哲学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启发和帮助同学们展开对前沿议题的探索。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越来越快,我们必须在正确认识科技对人生的影响,不断学习探索,紧跟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
图4 合影留念